今天上午9时许,在华山医院血液科病房的采集室里,麻醉科青年医师王彬微笑地看着护士依次将有点粗的采集针头插入手臂静脉处。几个小时后,血液里经过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出的造血干细胞将被送往远方,救治一名与自己有缘的患儿。
王彬不仅仅是华山医院第7例、上海市第466例、全国第875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还是华山医院本月的第2例捐献者——一周前,华山医院东院护理部王颖刚刚完成捐献,跨过一个“中国医师节”,王彬又成功捐献。
2008年,正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读临床专业本科的王彬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无偿献血,顺便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时隔十年,王彬接到初配成功的通知,问他是否愿意进一步进行高配时,他当然就同意了。只希望不要像2013年的那次一样——那次,正在读硕士研究生的王彬也收到了初配成功的通知,也毫不犹豫地同意进行高配,然后就没有消息了。这次居然能够第二次“中奖”,并且还成功完成了捐献,“缘分,有缘人还挺多。”王彬很高兴。
2019年年初,高配居然也配上了!“嗯,不错,配上了那当然要捐。”其实当初,王彬跟家人分享初配成功的“喜讯”时,母亲是不同意的。王彬刚过而立,还有一个两岁的孩子,作为家中的“顶梁柱”,当妈的不希望他有任何风险。王彬理解母亲的担心,也明白肩上的责任,他通过查文献、咨询同事、询问红会工作人员等多种渠道,确认捐献造血干细胞没有危险,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帮助母亲打消了顾虑。看着儿子救人心切,母亲选择妥协,“只要不伤身体,你想做就去做吧。”王彬的妻子则完全信任丈夫,她相信作为医生的丈夫能够做出最好的选择。
麻醉科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工作模式,平时,麻醉科医生要全程跟手术,时刻准备应付突发情况,因而整个科室工作强度大。当王彬向科室报告将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时,得到了执行主任张洁和同事们的全力支持。王彬的夜班被取消了,并被安排了相对轻松的PACU(麻醉后复苏室)班。
大家都说王彬的思想觉悟高,他却认为作为一名有着九年党龄的“老”党员,有一定的觉悟是理所当然的。而作为一名医生,捐献造血干细胞救死扶伤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由此,华山医院也成为上海市医务员工捐献造血干细胞最多的医院。
新民晚报记者左妍通讯员陈勤奋刘芸
【相关链接】捐献者最多是怎么做到的?
作为中国红十字会医院,华山医院有着112年的红十字传统。华山首例医务人员造血干细胞捐献是2005年2月,当时年仅18岁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学生陈莉成为骨髓库建库以来最小的捐献者,现在,陈莉已经是华山医学超声医学科的主治医师;2008年3月,药剂科郭燕萍药师成为第二位捐献者;2011年12月,PET中心黄喆慜医生是第三位;2015年3月,基地学员袁杰医生是第四位;2016年8月29日,抗生素研究所陈轶坚医生是第五位;2019年8月13日,东院86病区护士王颖成为华山医院第六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华山医院也是较早集体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医院。早在2006年8月,就有220名华山人的血样集体加入了中华骨髓库。2010年9月,75名华山人集体加入中华骨髓库。2012年5月,55名华山人集体加入了中华骨髓库。2014年5月,又有29份华山人的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2016年9月,华山医院成为采用口腔黏膜拭子采集方式集体采样入库的医院,106份华山人的口腔拭子标本成功入库。华山医院第六位捐献者王颖就是通过口腔黏膜拭子的方式采样入库的。还有很多新职员工在大学期间就已经加入了骨髓库。王彬就是在读本科时加入的。
华山医院还是最早的上海市造血干细胞定点采集单位。1996年8月,我国首例非血缘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华山医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