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标题)“读得比较准的、网撒得比较全的还是基因”
问:精准医学,怎样精准?
答:精准医学首先是“读”,读什么?光读基因不够,蛋白质、小分子都应该读,但是现在读得比较准的、网撒得比较全的还是基因,其他的,可以作为辅助。读完了干嘛呢?“改”“写”,那就更有挑战。
我发现,循证医学往精准医学升级很困难,精准医学要进入所有的医院,不能靠几个科研项目带动,一定要让它平民化,就是人人都用得起,每一个人都能用得到。
问:精准医学热遍中国和全球,它背后是什么?
答:精准医学首先是认知、矫正,就是读和写,但这些还是“医疗”,而更重要的是“治未病”,所以下一步一定是精准健康、精准营养、精准运动、精准预防,精准医学是一个过渡的东西。我把人类医学发展分为四部曲,第一个阶段叫“传统医学”,人均寿命在40岁左右。工业革命后是“预防医学”,这是第二个阶段,城市建设开始注重公共卫生,后来有了疫苗、抗生素,人类寿命延长到60多岁。第三个阶段是“循证医学”,被化学和物理两个学科“绑架”了。第四个阶段就是精准医学,而精准医学必然要被精准健康、精准预防所迭代。
(小标题)“获得大数据是一个技术问题,人人获得大数据是一个经济问题”
问:会不会有一天,测序仪像体温计一样成为家庭常备品?
答:有可能。但是测序和体温、血糖、血压检测很不一样的是,海量的数据一般百姓弄不懂,要上传到后台进行分析才行。
人类正在进入大数据时代,在生命领域,则进入了一个贯穿生老病死的探索时代。从一个基因突变到发展成癌症,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中间有无数可能性,比如免疫力强了,把癌症细胞杀死了,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只有大数据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获得大数据是一个技术问题,人人获得大数据是一个经济问题,但是这个大数据带来的科学和应用价值,是不需要质疑和挑战的。
(小标题)活到120岁: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问:你说,每个人理论上可以活到100岁以上,怎么实现?
答:你看到我那个碑吗?专门制作的水晶碑,碑刻上写着1954-2074,因为我60岁那天,有朋友交给我一个任务,要我“折返跑”,从60岁往回跑,我硬着头皮领了这个任务,做了这个碑。碑下面这几个洞,象征生命精华的保存,实际上是把细胞、数据保存在基因库里面。
问:这样就能活到120岁?
答:对。我叫“一项严控、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是严控传染性疾病。三大纪律,是指远离出生缺陷,远离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八项注意,一是注意“能量平衡”,管住嘴,迈开腿;二是注意“营养平衡”,不能偏食,从均衡营养到精准营养;三是注意“激素平衡”,及时矫正激素失调;四是注意保持和提高免疫力;五是注意维护耳聪目明;六是注意保持头脑清晰,积极预防神经退行性病变、老年痴呆;七是注意预防骨关节肌肉退行性病变;八是注意维持好身体微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是肠道微生态。
(小标题)“要有源头创新,必须把基础科学搞上去”
问:这面墙上展示这么多华大团队发表在《科学》《自然》等杂志上的论文,是全部吗?
答:不是全部,只是一小部分。我们发表了1000多篇SCI论文,其中有200多篇CNNS论文,也就是发表在《科学》《自然》《细胞》《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论文。
我们自己创办的杂志《Gigascience》第一次评分,影响因子就已经7.463分了,在中国科学杂志中排第三,全球所有杂志中排第387名,在科技综合类期刊中排全球第六,在《自然》《科学》等后面,希望三五年后能到前三,如果能做到,对国家的贡献可就大了。从今年开始,我们鼓励大家更多投自己的杂志。
创新的定义究竟是什么?捡点漏,那不叫源头创新。要有源头创新,必须把基础科学搞上去。
(小标题)“希望建设基因组学国家实验室”
问:由华大基因负责运营的国家基因库已投入试运行,它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答:国家基因库是“三库两平台”:湿库、干库、活库和“读”“写”平台。我用4个“亿万”来形容它的历史使命。第一个历史使命是把亿万年大千世界生命进化的精华再保存亿万年,把亿万人的生命之精华保存亿万年,两个“亿万保存”。生命之精华实际上就是精子卵子、干细胞和胚胎,这是“湿库”的主要部分。
达尔文说人是猴子变的,人和猴子到底有多少区别?猴子跟灵长类动物和哺乳动物有多大区别?两栖动物跟鱼类、水生生物有多大区别?国家基因库的第二项任务,也就是“读”,把这些多样性的生物数字化,把两个“亿万”都读成大数据。“读”不光是解读基因,也包括解读蛋白质和小分子等等,叫跨组学结合,“读”完后形成大数据,再存起来,就是“干库”。
第三个“亿万”的关键词是“写”,也就是基因编辑平台,我们“写”的团队也就是生物合成团队一百多人,现在一个星期可以合成一个新细菌。
最后一个,不论“读”完还是“写”完的东西都要用,就要做一个“活库”,希望有上百甚至上千平方公里的实验土地,让新的物种在那里绽放出生命的精彩。
我们希望在“三库两平台”基础上建设基因组学国家实验室,真正使中国在这个领域领跑世界。
(小标题)“下一个浪潮来了,很少有人注意它”
问:是不是一个新的时代来了,很多人不知道?
答:下一个浪潮确实来了,很少有人注意它,但它确实已经来了,这就是生命经济时代。生命经济必将引领人类走向一个全新时代。
在这个时代,过去我们是扛“洋枪”走自己的路,打自己家林子里的鸟。这种模式不是不可以走,但是这一定不是大国的风范,不是引领的风范,不是创新的风范。
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枪”,有了耗费数十亿元才拿下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通量测序仪,有了从人到经济作物再到许多动物的海量序列数据,有了这样一支身经百战、百折不挠的生命科学队伍,有了国家基因库这样的重大基础设施,我们在这个领域已经和世界并跑甚至领跑。这个持续发展、引领发展的战略良机,国家真的不能丢失,这种机遇,可是国家倡导的引领型发展的历史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