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心脏长期被外国垄断,我们一直没有市场,2021年11月末,苏州同心医疗传来好消息,我们终于完全自主地创造出了“中国心”,并且在今年的7月13日正式获批上市,心脏中的“癌症”——心衰有治了!
2021年12月13日人民资讯发布新闻称,苏州同心医疗的创新产品第三代人工心脏已经获批上市,这是我国首个正式上市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
这个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是由陈深发明的,据悉,这是中国首个获得NMPA批准的具有完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人工心脏,也是全球范围内首个获得NMPA批准的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
两个“首个”,不仅说明了这颗“中国心”在中国的地位,还说明了它在全球的影响也非常大,同心医疗的“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CH-VAD”(人工心脏),是全球全磁悬浮式心室辅助装置的里程碑,给心衰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福音。
同心医疗的这颗“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从2011年关键性结构获批上市到2022年整体获批上市,期间经历了10年,实现了体积小和血液相容性好。
这颗心厚度只有26毫米、直径50毫米,重量不到18克,可以说是一颗“玲珑心”,“玲珑心”小当然有小的好处,手术侵犯性就大大降低、装置可靠性也提高不少、感染风险也明显降低。
这些都是相较于国外产品的突出优势,我们要造就要造更好的,拥有自己的技术,打破国外的完全垄断,不再受制于人。
植入人工心脏的原理其实是:植入辅助装置代替自己的心脏运行,借助外力把血液打到主动脉内,然后对病变部位进行修复治疗。
这个过程并不用摘除患者本身的心脏,只是一个辅助运行的作用,它的用处主要分为三大类:过渡、修复和终点治疗。
第一类,过渡治疗。
迄今为止,我国心衰发病人数大约1370万例左右,一年能匹配到心脏移植的患者仅有500例左右,通过资料了解到,有很多危重病人都是在等待捐献心脏的过程中死掉的,看见一点火光又立即熄灭是非常痛苦的,所以人工心脏就是他们这个过渡时期的救命稻草,暂时利用人工心脏维持生命,来争取等待配体的时间;
还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是当下情况不适合进行移植手术,但是病情又十分危急,他们也可以用人工心脏进行短时间的缓冲,情况稳定后再进行心脏移植。
第二类,修复性治疗。
一些急性心衰患者,病情较为危急时可植入人工心脏,让自己的心脏“歇一歇”,等到自己的心脏恢复好了再拆除人工心脏,对于急性危重心衰病人也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第三类,直接作为终点治疗。
终点治疗也是针对危重心衰患者,终点治疗也就是安上人工心脏就不拆下来了,让它完全成为患者的一部分,支撑患者心脏一直跳动下去,目前临床上植入人工心脏的患者,最长生存期已达十年之久,随着将来技术的不断成熟,生存期可能会再延长,这种方法也许会成为三种治疗方法中应用比较多的。
不过比较可惜的是,虽然人工心脏非常方便,对病人也非常有帮助,但并不是所有心脏病患者都能植入。
而且,严重心衰病人的治疗方法是有了,但治不治得起还得另说。
至于人工心脏的价格,目前新产品的还未可知,但可以参考一下之前已经上市的人工心脏的价格。
四川省人民医院心外科主任黄克力表示,之前上市的价格为:一台设备(人工心脏)大约100万,手术费20万左右,与其他大型心脏手术价格差异不大,那第三代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的价格可想而知也不会低。
虽然医保可能报销一部分,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仍然是天文数字,但是生病它又不分穷人和富人,因此,制造一颗普通人用得起的人工心脏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人工心脏如此昂贵,制造起来一定很困难心脏停止跳动那一刻,生命也就停止了,心脏就像一个血液泵,它把供应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泵”到全身各处,然后从全身各器官和组织吸取有二氧化碳和废料的血液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血液就担负着“运输”、“交换”的重要作用。
心脏担负如此重任,是一个十分精确复杂的部分,因此要制造它,无论是从材质还是工艺要求都非常高。
重要部件出来了,还要整体调整、组装,有许多人工心脏都是在临床试验时以失败告终,所以制造一个适应性强的人工心脏其实是很困难的。
了解了人工心脏的不少好处后,有些人觉得完全可以用人工心脏代替心脏移植啊,又不用等捐献者,省时省力,还不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对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董念国医生指出,当病人情况危急又没有供体的时候可以用人工心脏来延续生命,但在有供体的情况下还是比较建议进行心脏移植,因为在术后三年,心脏移植的存活率高于人工心脏。
相比于心脏移植,人工心脏治疗的好处还是比较明显的。至少人工心脏方便快捷,在生死存亡之际,是有救命作用的,并且心脏移植会存在个体差异,患者要终生服用抗排斥药物,不仅价格昂贵,还会产生副作用;人工心脏植入只需要服用常规抗凝药物,价格便宜,还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
心脏移植治疗和植入人工心脏各有长短吧,等到植入人工心脏技术再成熟一点,再吸取一点活体心脏的好处,其本身优势也不要丢,这样的话心衰病人就能得到又快又好地救治。
有没有已经移植人工心脏的患者,恢复的怎么样?当生命就要消逝时,哪怕这种方法再危险、也可能下不来手术台时,有点条件的家庭都会试一试,当然不忍自己的亲人就这样撒手离去,所以各省已陆续出现植入人工心脏的首例患者。
老黄是福建省内首例人工心脏移植成功,并康复出院的患者。
1月17日山东省首例自主完成的人工心脏移植手术也取得成功,46岁男子患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扩心病,已经到了终末期心衰竭的程度,他的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停了,猝死率非常高,标准药物治疗对他已近没有什么效果了。
但是,他植入人工心脏后适应性非常好,后期恢复也很好,医生还表示,植入的心脏每分钟能达到30升的摄血量,日常生活运动都没问题,医生还打趣说跑个马拉松都没问题。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病人通过植入人工心脏得以存活,后期恢复地也相当不错,可以说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心脏是相当不错的,也希望以后更多的病人能受惠于人工心脏。
有了人工心脏,可以有其他的人工器官吗?这会是未来的医疗发展方向吗?心脏就像人体的”发动机“,如此重要的器官都可以人工制造并正常使用,那其他器官更是不用说了。
像癌症发病率比较高的肝癌胃癌,经常都是利用切除术来控制癌细胞的生长扩散,如果人造肝、人造胃也造出来了,那可以考虑直接摘除,就大大避免切除后复发的可能,也减小了手术的难度。
医疗的发展越来越高科技化,如果人体大部分器官都可以用人造器官代替,那将会是患者莫大的福音,人造器官不仅可以及时救治,还人为避免了很多复发可能性。
如今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心脏,都是可人造的,英国Bristol机器人实验室的科学家已经宣布,他们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了第一颗”心脏“,它可以从人体尿液中获取能量,从而代替原本心脏正常运行。
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还曾经利用牛耳细胞,3D打印出人造耳朵,柔韧性非常好,功能和外表均与正常人耳相似。
不仅如此,英国研究人员还利用最新3D打印技术,打印出人体的胚胎干细胞,这些胚胎干细胞还能进行正常分化呢!这一技术将有利于更精准地制造出人体组织和器官。
看这么多国家已经投入到人造器官的研究当中,说明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可能成为将来医疗上的主流部分,也可能成为未来医疗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