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跨国药企动态

3M公司宣布计划剥离其医疗健康业务,从而形成两家世界级的上市公司,以实现各自的增长计划。此前,3M公司还计划在2022年9月分拆食品安全业务,并与食品安全检测公司Neogen合并。拆分后的3M公司将继续作为一家服务于终端市场的材料科学创新企业,而独立的医疗保健业务将成为全球领先的多元化医疗保健技术公司,专注于伤口护理、口腔护理、医疗保健IT和生物制药过滤,主要产品包括绷带、皮肤粘合剂、口腔矫正器以及空气净化器等。按照拆分后的业务划分计算,医疗保健业务2021年销售额约为86.1亿美元,新的3M公司在2021年销售额为268亿美元。

GE医疗发布五大健康中心解决方案。由GE医疗中国主办的“未来即一起——博鳌大健康领袖峰会”在海南博鳌召开。GE医疗发布了以脑、心脏、肿瘤、骨骼和女性健康为重点的“五大健康中心”学科建设解决方案,系列方案将助力非公医疗机构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提升以疾病为中心的专科精细化诊疗、救治水平,拓展前沿影像技术在主动健康领域的应用范围。

美敦力患者监护业务部在上海启动了全新的中国本土化战略,并与上海三埃弗电子有限公司签署了CBS脑电传感器战略合作协议,加速国产化镇静意识监护解决方案本土化落地,为中国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先进、更可及的医疗监护技术,赋能中国医疗监护产业链升级发展。

梯瓦制药(TEVA)已经与美国各州和美国原住民部落达成了一项初步协议,内容包括美国阿片类药物危机中有关成瘾反应的索赔。根据拟议的和解协议,各州将获得42.5亿美元,而部落将获得1亿美元,并将在13年内支付。这个数字包括共计12亿美元的过量抗药性纳洛酮或相当于该产品批发收购成本中20%的现金(2.4亿美元),无论哪种方案都将在10年内完成分摊。

珀金埃尔默与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共建的转化医学卓越中心正式揭牌。这一对标"国内顶尖、世界一流"水平打造的实验室平台,配备了珀金埃尔默在生命科学影像技术领域和自动化工作站领域从分子到细胞到动物活体水平的多款尖端科研设备。卓越中心将立足广东,辐射华南,为生命科学及转化医学研究提供创新、前沿的技术平台。

辉瑞、罗氏、西门子医疗、拜耳、勃林格殷格翰、波士顿科学等宣布将参展第五届进博会。

|中国药企动态

SINOVAC科兴疫苗质量研究中心开工仪式在北京昌平举行。该中心总投资额5亿元,将主要用于疫苗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程质量研究,预计2023年四季度正式投入使用。截至目前,科兴疫苗在全球近80个国家和地区使用,3个疫苗产品通过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甲肝灭活疫苗和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或列入紧急使用清单(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疫苗质量管理体系获国际组织和多国药监部门认可。

擎科生物合成生物学产业基地落户江苏常州。擎科生物与常州金坛经开区管委会签署了"擎科生物合成生物学产业基地战略协议",重点打造的智能化项目"基因工厂"。该项目将进一步发挥擎科生物基因合成使能技术的优势,在未来建设的基因合成基地及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将为生物医药和合成生物学领域高效发展提供原动力。

上药控股正式启动临港新片区医药大健康国际产业园区项目。项目占地面积189亩,计划分三期开发,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0.6万平米,其中拟建成仓储面积约15.2万平米(含自动化立体库)。临港项目借助于紧邻浦东机场空港的区位优势,基于上药控股多年经营生命医药大健康医疗产业积累的优质上下游供应商客户资源,及上药控股为产业链各企业提供从进口贸易、商业分销全国总代、区域分销及终端配送的供应链全流程服务经验。

华大基因沙特全资子公司华大基因沙特源泉健康医疗服务公司与沙特Faisaliah集团全资子公司TibbiyahHolding线上举行了合资公司的签订仪式,宣布成立名为SaudiAdvancedMedicalLabLimited(“SAMLL”)的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将有望满足沙特阿拉伯临床实验室检测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着重于该国高度专业化且领先的基因检测服务,并将制定明确的业务发展规划。

|IPO

启明创投投资企业、创新型药物研发企业益方生物登陆科创板。益方生物发行价为18.12元/股,发行市值为104.19亿元。益方生物自主研发了一系列具有专利保护的创新型靶向药物,覆盖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实体瘤,以及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等代谢疾病。目前益方生物已与贝达药业、辉瑞公司、默沙东公司等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实现业务合作。

华医网二次递表港交所。按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注册医疗专业用户及执业医师用户计,华医网是中国最大的医疗卫生人员线上平台。医疗卫生人员为于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及其他医疗机构任职的专业僱员,包括执业医师、乡村医师、护士、医疗技术人员、行政及支持性员工。公司的线上平台使医疗卫生人员能够便利地接受与专业有关的必要医学教育以及最新的循证医学知识。

乐普将赴瑞士上市。乐普医疗发布《关于发行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获得瑞士证券交易所监管局附条件批准的公告》。乐普指出,由于海外临床试验和产品注册成本较高、程序繁琐且周期较长,随着公司研发管线的不断丰富,需要持续的海外资金等各方面的资源投入。

|财报速递

制药巨头辉瑞公司(Pfizer)公布2022年二季度财报。得益于新冠疫苗的强劲销售,营收和利润都大大超出了市场预期。季度营收为277.4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89亿美元,同比增长47%。季度净利润为99.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55.63亿美元,同比大增78%。新冠疫苗Comirnaty和新冠药物Paxlovid当季的销售额分别为88亿美元和81亿美元,均超出市场预期。

默沙东(MerckCo.,Inc.)公布2022年第二季度业绩。季度销售额为146亿美元,同比增长28%,超出市场预期;净利润为39.4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2.13亿美元。按业务划分,制药业务销售额127.56亿美元,同比增长28%。其中,新冠口服药LAGEVRIO(Molnupiravir)销售额为11.77亿美元。动物保健业务销售额14.67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其他业务营收3.7亿美元。

葛兰素史克(GSK)公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业绩。葛兰素史克Q2营业额为69.29亿英镑,以固定汇率(CER)计,同比增长13%。按业务划分,专用药品业务营业额为27.04亿英镑,同比增长35%;疫苗业务营业额为17.15亿英镑,同比增长3%;一般药品业务营业额为25.10亿英镑,同比增长2%。

飞利浦(Philips)公布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季度销售额为41.77亿欧元,去年同期为42.3亿欧元。调整后EBITA为2.16亿欧元。季度股东净亏损2200万欧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1.5亿欧元。

欧姆龙(OMRON)发布的2022年4~6月合并财报(美国会计准则)显示,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60%,降至79亿日元。营业收入减少2%,降至1843亿日元。营业利润减少54%,降至119亿日元。医疗保健业务的营业利润减少35%,降至41亿日元。

药明康德发布2022年上半年业绩。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强劲增长68.5%至177.56亿元。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64.83亿元,同比增长64.4%。经调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60.77亿元,同比增长6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36亿元,同比增长73.3%。

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今年上半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8.28亿元,同比增长73.72%。由于资产计提减值等原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70.29-61.37%。报告期内,主要产品四联苗、乙肝疫苗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约60.13%、约20.76%。

|高管动态


中国生物制药公告,李一先生因有意专注于其他事业发展已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长,自2022年7月28日起生效。于同日,李一被聘为公司资深顾问。董事会同时宣布,谢承润先生获任命为公司首席执行长,自2022年7月28日起生效。


和睦家医疗宣布,新风天域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EO)吴启楠先生将担任新风医疗集团/和睦家医疗CEO。此前,吴启楠先生从2020年开始担任和睦家医疗的执行委员会主席兼总裁。和睦家医疗创始人、原和睦家医疗CEO李碧菁女士将担任和睦家医疗副董事长,并在和睦家医疗董事会继续承担重要领导工作。

杨维平出任费森尤斯卡比中国总裁及董事长职务,直接汇报于费森尤斯卡比亚太区执行副总裁UlfJansson,自8月1日起生效。今年2月1日,费卡中国总裁丁伟波离任。杨维平曾就职于中国石化集团和德国汉高化学。这是杨维平第三次加入费森尤斯卡比。

CSafeGlobal宣布,AmyDuRoss已加入公司担任"细胞和基因疗法"(CGT)总裁。在加入CSafe之前,她是企业软件平台Vineti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在其早期职业生涯中,DuRoss曾担任多个显赫职位,包括Navigenics首席商务官、CaliforniaInstituteforRegenerativeMedicine(CIRM)办公室主任,以及加利福尼亚州30亿美元干细胞研究公民投票计划联合创始人、共同作者和执行董事。

产品/研发动态

|疫苗

丹麦疫苗制造商BavarianNordic旗下的猴痘疫苗工厂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意味着该工厂生产的78.6万剂猴痘疫苗可在美国使用。FDA周三表示,已对该工厂生产的疫苗进行了质量认证,确认这些疫苗符合FDA标准。在FDA完成对疫苗装瓶流程的检查并做出批复以前,这78.6万剂疫苗暂时还不能投放市场。

致力于下一代严重传染病疫苗开发和商业化的生物技术公司Novavax,Inc.宣布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通过投票一致推荐Novavax新冠佐剂疫苗,作为两剂主要系列疫苗对18岁及以上个人使用。

|新冠药物

我国首个国产口服抗新冠药物获批。国家药监局根据《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行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阿兹夫定片增加治疗新冠病毒肺炎适应症注册申请。本品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肺炎治疗药物。2021年7月20日,国家药监局已附条件批准本品与其他逆转录酶抑制剂联用治疗高病毒载量的成年HIV-1感染患者。此次为附条件批准新增适应症,用于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成年患者。

腾盛博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BriiBiosciences宣布,新的活病毒数据确认其长效新冠单克隆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对奥密克戎/5及亚型变异株保持中和活性。目前美国FDA正在对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的紧急使用授权申请进行审核。

北京东方略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启动新型广谱纳米新冠抗体药物ABC-5100的临床前开发工作。ABC-5100的预期用途是用于新冠病毒感染的预防或早期治疗。已有的研究表明,ABC-5100对包括奥密克戎在内的多种VOC变异株有效,且能通过鼻喷或雾化吸入给药。

|肿瘤疗法

罗氏制药中国宣布,泛肿瘤抗癌药罗圣全(英文商品名:ROZLYTREK,中英通用名:恩曲替尼/Entrectinib)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适用于经充分验证的检测方法诊断为携带神经营养酪氨酸受体激酶(Neurotrophictyrosinereceptorkinase,NTRK)融合基因且不包括已知获得性耐药突变,患有局部晚期、转移性疾病或手术切除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以及无满意替代治疗或既往治疗失败的成人和12岁及以上儿童实体瘤患者。

上海市胸科医院呼吸内科韩宝惠教授开出全新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布格替尼片在全国的首张处方,标志着这款全球创新肺癌治疗药物正式进入临床应用。此外,ALTA-1L结果显示对于基线脑转移的患者具有突破性的疗效。未来一周内,布格替尼片将同步登陆北京、广州、天津、福建、江苏、浙江、四川、山东、河南、湖南等全国二十余个省市的各大医院。

开拓新型癌症疗法的商业阶段制药公司KaryopharmTherapeuticsInc.私营制药公司美纳里尼集团共同宣布,欧洲委员会(EC)已批准同类首创的口服核输出蛋白1(XPO1)抑制剂NEXPOVIO(塞利尼索)上市并联合每周使用一次硼替佐米(Velcade)和低剂量地塞米松(SVd),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一种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成年患者。随着此次NEXPOVIO在欧盟(EU)适应症扩展得到批准,有条件上市许可现已转变为全面批准。该上市许可标志着NEXPOVIO获准用于第二个适应症,在欧盟所有27个成员国以及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和北爱尔兰均有效。

石药集团附属公司石药集团巨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已与ElevationOncology,Inc.(ElevationOncology)就集团创新(同类首创)的抗抗体药物偶联物SYSA1801(该产品)在大中华地区(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中国台湾)以外地区(该地区)的开发及商业化订立独家授权协议。该产品分别于2020年及2021年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用于治疗胃癌(包括食道胃结合部癌症)及胰脏癌的孤儿药资格认定。

石药集团集团附属公司石药集团中奇制药技术(石家庄)有限公司研发的新药物注射用多西他赛(白蛋白结合型)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针对治疗胃癌(包括食道胃结合部癌)的孤儿药资格认定。

|动物保健

动物保健公司硕腾宣布全球首个宠物用单克隆抗体--赛妥敏在中国正式上市。仿照人医的发展,未来20年单抗疗法很有可能成为兽医慢性疾病的主流疗法。赛妥敏是全球首个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宠物用单克隆抗体。

|罕见病

科越医药宣布,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已批准KP104孤儿药认定,用于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KP104已完成1期临床首次人体(FIH)研究,并即将开始多个适应症的2期临床试验。

|其他

大睿生物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宣布,它已经获得了赛诺菲小核酸药物平台的化学修饰和递送平台的全球独家授权,以及四个未公开靶点的临床前候选药物。这将使大睿生物显著扩展和加速其小核酸药物管线在肝脏和非肝治疗领域的应用。此外,赛诺菲获得了在大中华地区以外地区大睿平台开发的针对神经和肌肉候选药物的独家购买权。

|医疗设备

艾尔建美学宣布旗下酷塑CoolAdvantage系列施用器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注册批准,并已正式上市。CoolAdvantage是在酷塑冷冻减脂仪第一代施用器的基础上对其冷却面板的治疗温度和形状进行改进、开发出的一种配置三维(3D)冷却表面的真空施用器。CoolAdvantage系列施用器的三维冷却表面可有效减轻治疗过程中真空吸引造成的皮肤张力。